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陇县民政局关于对县十六届政协三次会议第30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 2024-06-04 11:43:51 浏览次数:

                                                                                    类别:A

                                                                                    签发人:张展琥


强涛、张瑞菊、马晓琳、邓阳阳、马艳萍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提案》(第3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们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儿童心理健康工作,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法规政策的贯彻实施,以“3643”工作体系为抓手,以保护关爱未成年人、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为着力点,健全组织机构,有效整合资源,统筹帮扶政策,探索创新,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抓深抓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为我县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搭建服务平台,提升服务能力水平。紧紧围绕“工作标准化、服务精准化、手段信息化、队伍专业化”要求,不断完善全县转型升级的四梁八柱。一是积极推进县儿童福利院职能转型。成立于2005年的陇县儿童福利院,是宝鸡市唯一的县级儿童福利机构,累计收养孤儿80名、培养孤儿大学生34名。转型后,设立了县、镇、村三级“三级联保”工作体系,即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0个镇未保工作站、22个村(社区)儿童之家,其中县未保中心承担了救助监护、工作指导、法律援助等职责,镇、村在县未保中心指导下开展监护监督、关爱帮扶、权益维护、心理健康服务等工作。二是开展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平台作用,统筹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等服务,辐射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营造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氛围。今年3月,组织举办了2024年全县未成年人保护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特邀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会长、全省儿童主任培训班专家宋馨主讲,阐述了加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用生动感人的故事激发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者关爱留守困境儿童的工作热情,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运用大量困境儿童阳光心理教学的成功案例,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者普及应当掌握的心理学知识,让未保工作者能更好地了解儿童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更好地为孩子们服务,同时,通过讲述名人故事启发孩子们建立自信、自尊、自强的人生价值观,在全县范围内营造良好的未成年人保护氛围,促进留守、困境儿童阳光健康成长。三是强化儿童主任服务能力。在全市率先将村(居)儿童主任每人每月200元岗位补贴纳入县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儿童主任不仅要全面掌握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散居孤儿等服务对象的生活保障、家庭监护、就学情况等基本信息,还要负责定期随访监护情况较差、失学、无户籍以及患病、残疾等重点儿童,协助亲属提供监护指导、精神关怀、返校复学、落实户籍等关爱服务,针对网瘾、逃学、叛逆未成年人,村居儿童主任会同老师、志愿者通过帮助拨打亲情电话、实现“微心愿”,开展心理健康、网络文明素养教育,帮助未成年人自觉抵制各类不良信息和诱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凝聚各方合力,筑牢六大保护防线。夯实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责任,着力构建“大未保”格局。家庭保护防线。全面签订留守儿童家庭委托监护责任书,引导家长增强监护意识,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深入落实。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做好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心理健康常识普及,引导他们密切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更好履行家庭监护职责和子女心理健康责任,助力未成年人塑造健康心理。校园保护防线。大力实施“双减”工程,持续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常态化开展防止欺凌、交通安全、应急避险、防范自救等主题教育,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社会保护防线。建立侵害未成年人事件强制报告线索受理、调查、处置和反馈制度,组织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深度参与未保工作。网络保护防线。常态化开展网络安全、网络文明和防网络沉迷教育行动,严打侮辱诽谤、网络欺凌未成年人行为,净化网络环境。政府保护防线。定期研究部署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建立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四位一体”的未保工作机制。司法保护防线。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建立“红领巾”法学院,严打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打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蓝天净土。

三、实施三项行动,呵护少儿身心健康。部署开展“护苗助苗”三项行动,撑起未成年人“保护伞”。实施精准兜底保障行动。因户因人施策,全面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低保、临时救助等保障政策,将18周岁以下智力、精神及多重三、四级残疾人纳入护理补贴范围,近三年先后向95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大学生等,发放低保金、孤儿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等329.57万元,生活费和学费117.1万元。实施社会力量帮扶行动。孵化培育了县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中心、社会心理服务中心2个公益组织,并与西安市社会工作协会、西部阳光发展基金会、长城资产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广泛发动各级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累计为1041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家庭教育指导培训,捐赠金额折合285.6万元。实施关爱救助服务行动。常态化开展“春蕾计划”“携手关爱·相伴成长”“童心向党·快乐成长”“呵护成长·守护未来”等救助和普法活动40场次,未成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四、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是继续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组织动员各镇各成员单位结合自身职责制定详细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六进(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活动方案,围绕重点群体、重点时段,通过法制课堂、警示教育、知识竞赛、文艺汇演等形式和载体,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的法治观念,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维权意识。同时,充分利用镇未保工作站、村(社区)儿童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场所开展科普宣传,组织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供公众认知度。

二是进一步健全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发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协调督促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责任,推动分部门和领域建立完善未成年人保护风险防控机制、舆情处置机制,及时督办、处置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事件,提升未成年人保护热点案件处置群众满意率,统筹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畅通未成年人保护信息渠道。依托“12345”便民利民政务服务热线,及时受理、转介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投诉、举报。探索“一门受理、协同处置”个案帮扶模式,联动相关部门向全社会未成年人提供政策咨询、救助保护、心理疏导、政策链接等线上线下关爱服务。

三是做靓富有特色的未成年人保护品牌。做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要“眼高手低”,眼睛要看得高,手要低下来,一件事一件事把它抓下去。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化"3643”未保工作体系,全面加强六大保护,坚持以流浪未成年人、离异子女、残疾儿童为重点,加快完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机制,明确工作流程,开展监护评估;指导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时涉及未成年子女的,对当事人进行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家庭教育指导。积极探索在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基础上,面向残疾儿童扩大补贴范围和标准。动员和支持青少年事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依托专业力量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心理健康服务和自我保护教育;不断提升未成年人强制报告、个案帮扶、紧急庇护等权益保障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进一步细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标准。近期,民政部等5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切实把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关爱服务措施,提升关爱服务水平,更好促进困境儿童健康成长。我局将按照省市文件安排,从开展心理健康监测、强化跟进服务帮扶、健全心理健康服务阵地等方面,重点研究困境儿童面临的特殊困难和心理问题,重点关注困境儿童心理需求,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动关爱服务对象范围向有需要的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拓展,全力推进全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精细化管理迈进,为全县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陇县民政局

                                                                         2024年5月28日

(联系人:罗娟,电话:0917-460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