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A类
签发人:范永林
李浩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重视发挥基层文化站作用的提案》(第2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载体,也是加强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多措并举、全面提升、突出重点、培育典型”的工作思路,不断夯实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加大基层文化人才培养,不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政策支持保障力度不断加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文化工作,将公共文化建设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纳入目标责任考核,编制了《陇县公共文化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县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陇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等文件。联合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了《陇县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度实施方案》,为公共文化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落实《陇县农村公共设施1+9管理实施意见》,每个行政村配备了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落实图书馆、文化馆文化活动经费40万元;文化共享工程运行经费7万元;公益电影放映配套资金26.1万元;公益戏曲演出经费230万元;镇文化站开放经费50万元,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经费109万元。
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日趋完善。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持续推进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截至目前,建成镇综合文化站(文化馆图书馆分馆)1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9个,镇村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图书室、文化器材、宣传栏等设施全面覆盖普及。每个镇综合文化站配备工作人员3人,落实《陇县农村公共设施1+9管理实施意见》,每个行政村配备了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打造“家门口”文化润心公共阅读新空间,(长城)博雅城市书屋、新城社区城市书屋建成并投入使用,以东风镇成功创建为省级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示范镇为契机,开展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不断提升综合文化站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确保我县10个镇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三级站标准,有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助推我县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三、群众文化活动出新出彩。围绕“我们的节日”“大地欢歌乡村活动年”“四季村晚”等系列主题,着眼人民群众需求,开展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乡村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春节元宵节社火游演、东南镇高庙村村晚、温水镇春节“村晚”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天成镇上寨子村乡村村晚荣获2023年国家公共文化云网络直播典型案例。落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三馆一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施全部免费开放,年服务群众12万多人次。每年开展戏曲进乡村公益性演出190场,受益群众16万;年免费数字电影放映1308场,覆盖城乡109个村(社区)。年举办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等各类公益性文化活动100多场次。
四、基层文化队伍不断壮大。实施“三区”文化人才志愿项目,为镇文化站招聘文化志愿者10人。先后组织3个社区图书室管理员参加幸福社区图书室管理员培训、10个镇文化业务骨干、“三区”人才文化志愿者、5个社区图书管理员、9个重点乡村振兴示范村业务专干参加宝鸡市文化工作者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员培训,不断提升基层文化队伍业务能力和水平。开展非遗“六进”活动,举办戏曲、腰鼓、社火化妆、刺绣、花灯制作等培训活动120多场次,培训1.3万余人次。推动全民艺术普及,指导帮助镇村组建秧歌队、舞蹈队、锣鼓队等群众文艺团体165支,年免费开展舞蹈、秧歌、社火等培训16期,培训文艺骨干3600多人。
五、基层文化赋能乡村振兴。通过政策引导、文化帮扶,人才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整合各类乡土文化资源,激发基层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以文化产业强健乡村振兴之体,将现有文化存量转变为经济增量,拉动乡村经济发展,推进乡村文化创新,涵养乡风文明、繁荣文化产业。结合我县实际,围绕“马文化”和“社火文化”,大力发展农耕文化体验、乡村旅游、农家乐、陇州特色美食、文创产品开发销售等产业,打造富民增收新产业新亮点,提高我县乡村文化产业的知名度和经济附加值,努力将乡村建设成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人才、兴得起产业”的美好家园。
建立健全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引进、激励和保障机制,用好《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十条措施》、《文化产业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让乡村优秀文化人才“用得上、靠得住、留得下”。不断完善乡村文化人才传承体系,有计划、分层次对刺绣、社火脸谱、乡村旅游、陇州特色美食、农家乐经营、服务礼仪等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实现技能就业、创业增收。进一步扶持发展非遗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完善文创产品订单加工模式,充分发挥文化名人、产业带头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师、民间艺人及各类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开展带徒传艺,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乡村文化领军人物和乡村工匠,推进乡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陇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5月28日
(联系人:李情,电话:0917-4605519)